公司审计
来源:辽宁汇财财税集团 电话:024-88677699 时间:2022-04-12 08:53:36
初来乍到,内审最该关注什么?
在过去的时间里,不少同行伙伴会和我聊到:内审部门、内审人员最应该关注,或最应该优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?
这些伙伴,既包括初来乍到的单位新人、也包括新近入行的内审行业新人,还包括一部分因单位新组建内审职能部门,而临时受命的其他部门(如财务、法务)小伙伴。
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,也是一个看似简单、实际非常复杂的问题。
而聊到这个问题的小伙伴,不乏工作多年的行业老人。言语之间,我能看到他们理论知识的丰富、或是业务能力的精干,但同时,我也读懂了他们初到新单位、新岗位的迷茫和无助。
内审人员,特别是新到某单位、或某单位新近成立内审部门时,我们最应该优先关注,或优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?
我跟伙伴们聊了不少,方方面面、林林总总,如:内审职能定位、内审组织结构、内审汇报对象、内审人力资源配备、内审职责权限、内审工作程序方法、内审工作质量控制…这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。
有的伙伴听到这些,表示自己更加凌乱、慌乱、忙乱了,在自己单位和部门,上面这些东西,还毫无标准、可谓百废待兴。
而在和大家长期的交流探讨之中,有几类反馈,让我印象尤为深刻:
对于职能定位,有小伙伴表示:他们就是临时组建的一个小部门,就两三个人,也只对老板一人负责,相当于特务机构,老板说啥就干啥,老板没指示,也就无事可干,而老板忙于它事,则无暇顾及,部门很长时间都会处于被遗忘的状态。
对于汇报对象,有小伙伴表示:审计部刚刚组建不久,想法是由老板提出,但人员都是从财务部抽调过来,日常工作也还跟以往保持一致,也就是跟财务总监汇报,所以一旦涉及到财务方面的问题,总是无法客观的呈现于审计报告,结果则是导致问题一直未被整改。
对于职责权限,有小伙伴表示:本来,自认为审计项目计划做得非常完备,而项目刚刚开始,就惨遭现实啪啪打脸,打算约人访谈,被邀约人总是各种由头推脱,想要获取资料,相关部门总是迟迟无法提供,而且每要一项资料,都要各种审批。直接导致项目陷入停滞,而这些也让审计人员灰心丧气,有些伙伴甚至因此离职。
当然,还有对于内审工作方法、质量把控等等各方面的问题反馈,版面有限,在此,不一一举例,后期另行分享。
相信,大家看到这些问题后,或多或少都会联想到自己的种种经历。到底什么原因,会导致这个局面呢?
诚然,原因是多方面的,机制的原因,人的原因都有可能。
而,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、理论和实务经验总结,最终,我给大家提供了一条明确、清晰、首选的建议:立即着手制定和优化你们的内部审计章程。
无论新人初来乍到,还是新组建内审部门,内部审计章程,理应是首要关注和解决的第一个核心事项。
内审新人入职,我们最该关注的则是:新单位否制定了内部审计章程,内部审计章程的内容是否足够完善,能否支撑我们的内审定位,以及内审工作目标的实现,内部审计章程是否得到了适当的审批?甚至,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入职前面试期间予以询问,这不仅仅是我们专业程度的体现,也直接影响入职后,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效果。
当然,在这条建议提出前,我都和相关小伙伴就他们所在单位内审章程情况进行过确认,得到反馈多数是没有制定章程,或者章程内容过于简单,或者未得到应有审批和发布。
说到这里,我们也就不难理解,这些小伙伴的处境,他们定然会面临上文所述的各类问题。
-3-
内部审计章程到底有多重要?
可以这么理解:内审章程是定义和指导单位内审工作的根本性规定,如果把公司章程理解为“宪法”,则可把内部审计章程视为“基本法”。
它可以直接以书面的形式清晰告诉公司全员:
内审是什么?
内审做什么?
内审对谁负责?
内审有哪些权限,大家该如何配合?
内审如何保证工作质量?
内审章程是经什么机构(最好是董事会)审批通过的?
内审章程有什么法律依据?
……
若以上这些核心问题得到一一回答,并有效传递给被审计单位(部门),就相当于很明确的告诉大家:我们的工作的目标、以及实现目标的各类合理需求,都是有法律依据,并经相关机构(最好是董事会)批准的,大家有义务全力配合。
而个人此前的职业经历,以及跟几个小伙伴建议后他们的反馈结果,也证明了这个思路是相对可行的、靠谱的。
当然,如有一定内审经验的小伙伴所知,内审工作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,一切内审工作现状都会由多种原因所影响。今天跟大家建议“关注和完善内部审计章程”,并不是说“有了章程,就搞定了一切”。
-4-
哪些内容,在内审章程中不可或缺?
其实,对于这个问题,上文已有答案,原则上讲,在合法、合理、合情前提下,有利于内审目标实现的关键要素,我们都要在章程中明确界定。
结合内审实务工作,总结起来,内部审计章程,至少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:
>> 章程制定的法律依据,这直接体现了章程的权威性。如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》、《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》、《中国内部审计准则》。
>> 对主要关键词进行定义。
>> 对内审机构与人员进行规定。
>>对内审职责、权限进行清晰界定(特别有利于如访谈邀约、资料数据获取、现场观察检查)。
>> 对主要审计工作程序进行说明(具体审计方法不要纳入章程)。
>> 对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机制进行说明。
当然,我们还可以结合各自单位的实际情况,增加其他内容。
最后,有个核心提示,写入内审章程中有关内审部门对谁负责,也就是汇报的对象,在章程完成和发布之前,我们要力争更高层级、更加独立
感谢您关注我们
长按保存图片或识别二维码即可